首页 > 职校专业 > 正文

王安石父亲墓在南京发现,考古挖到一半发生了什么事情?

2024-07-01 01:17:23 | 62教育网

今天62教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王安石父亲墓在南京发现,考古挖到一半发生了什么事情?,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王安石父亲墓在南京发现,考古挖到一半发生了什么事情?

南京大学出版社的《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研究导引》是哪一年出版的?

水涛,贺云翱,以及王晓琪三位作者共同撰写的著作被收录于 出 版 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丛 书 名: 系列。这部备受瞩目的书籍,其国际标准书号(ISBN)为 9787305076329 ,于 出版时间:2011-05-01 首次与读者见面。版本为第1版,页数众多,采用了 装帧:平装 的形式,开本设计为标准的16开,旨在为读者提供舒适的阅读体验。


这部图书专为对 历史 > 文物考古 领域感兴趣的读者精心打造,内容深入浅出,涵盖了丰富的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知识。同时,它也属于 图书 > 套装书 > 文化教育 类别,不仅适合专业研究者,也是对文化历史有兴趣的大众的理想选择。无论是在学术研究还是公众教育方面,这本书都具有极高的价值,为读者揭示了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的深厚内涵。

王安石父亲墓在南京发现,考古挖到一半发生了什么事情?

王安石父亲墓在南京发现,考古挖到一半发生了什么事情?

在2009年,南京将军山附近一家房地产公司开发新的项目,意外发现了一处古代的墓葬。有人报警,并通知了当地的考古队。考古工作人员来到之后,马上就叫停了施工项目,并且对墓葬遗址进行了清理。

但是由于墓葬遭到的破坏比较大,所以考古人员觉得已经失去了考古价值。于是,考古人员将墓葬遗址进行了回填掩埋,就在刚要离开的时候,发现了不远处放着两块石碑。根据施工人员透露,这两块石碑也是从这座墓葬里面发现的。

考古人员马上对石碑进行了清理,发现这是两块墓碑,碑上分别篆刻着详细的墓志铭。经过对墓碑上的墓志铭进一步处理之后,碑上的字迹也清晰地显露出来。上面刻着“母谢氏永安县太君”、“其卒×四十有六”、“四月十日安石以×友故来”等字。

考古队的工作人员看到上面的字,都激动起来。因为,墓志铭上出现了“安石”这个名字,不由得让人联想起了北宋著名宰相、大诗人王安石。这座墓是北宋时期的墓葬,时代背景也相符,而且根据记载,王安石的父亲王益也是葬在了南京。后来,考古工作人员经过进一步考证,发现大诗人曾巩为王安石的父亲写过墓志铭。并且,根据曾巩在自己书中提到的墓志铭内容,也和墓碑上的文字符合。这也就确定了,这两座墓就是王安石的父亲和王安石哥哥的墓葬。

考古人员决定采取进一步的挖掘研究,可是没想到,在挖掘到一半的时候来了几个人制止了挖掘工作。来的人不是别人,正是王安石的第36代孙王新年。和王新年一起来的还有王安石故乡江西省抚州市上池村的其他几个代表。王新年还带着自己的族谱,证明自己的身份。他们要求,将着两座墓迁回老家埋葬。 62教育网

开始的时候,考古队和王新年等人意见产生了分歧,但是后来王新年拿出了有关部门同意将墓葬回迁的证明,就这样,王益这两座墓最终被迁回了江西老家。

王安石父亲墓在南京发现,考古挖到一半发生了什么事情?

南京清凉山石头城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

62教育网(https://www.380862.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南京清凉山石头城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的相关内容。

11月14日,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和清凉山公园管理处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发布南京清凉山公园内六朝石头城北垣遗址取得突破性进展。此次考古工作发现了孙吴时期的砖铺路面、东晋至南朝早期夯土城墙及包砖墙、角楼遗迹和南朝晚期的城门遗迹、六朝时期的瓦当、瓷器标本、铭文砖等,展现了石头城在整个六朝时期不断修缮、传承使用的历史过程及六朝城垣的建筑特征。发掘表明石头城遗址迄今已有1800年,是南京六朝都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南京作为六朝都城的开篇之作,在南京城市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角楼遗迹
六朝石头城遗址位于南京市城区西部清凉山(古石头山)区域。原先所谓的石头城遗址是指明代修筑的古城墙遗址鬼脸城段。1998年7月至12月,考古工作者在清凉山、盋山、国防园、清凉门等地区开展了大面积的调查勘探,提出真正的六朝石头城遗址应该在鬼脸城段附近的更大范围内。2010年南京大学等对六朝石头城遗址开展了进一步调查勘探工作。2016年12月,经局部试掘,进一步获知了东吴至南朝时代的石头城的城垣走向、结构及相关遗迹,为判定六朝石头城遗址的真实所在和初步情况提供了珍贵资料。
为进一步摸清和掌握遗址的范围、文化内涵、性质等资料,在南京市文化文物局和南京市旅游园林局支持下,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南京大学从2016年6月至2017年2月对石头城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
人面纹瓦当
此次发掘面积约600平方米,发掘区域主要位于清凉山公园东北角的原八角亭处。此次发掘首次发现一座城门,整体结构呈排叉柱式,用砖在柱子之间砌墙。这种城门结构,在西安十六国时期的长安城也有类似发现,由此可推断六朝都城的一些城门很可能和北方地区具有同样的结构。另外发掘出土的城砖类型丰富,有绳纹、莲花纹、重圈纹、几何纹等纹饰,最厚为7.3厘米,最薄为3.2厘米,最宽为25.2厘米,最窄为10.5厘米;出土的瓦块多为板瓦和筒瓦,板瓦厚度为1.2~1.7厘米,筒瓦厚度1~1.2厘米,同时还有少量人面纹瓦当、兽面纹瓦当、莲花纹瓦当出土。青瓷片均为残件,器形有砚、盏、罐、碗、壶等,均具有东吴至南朝时期的特点。主持考古发掘的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介绍说,“根据这个突出于东墙和北墙结合部之外的方形大型包砖结构以及它周边出土有瓦件,我们认为它应该是角楼遗迹,这也是六朝都城考古中第一次发现这种角楼结构。这种角楼同样能够说明石头城在城市的结构布局方面跟北方地区的都城有异曲同工之妙,应是六朝都城考古的一次重要发现。”
印有“石头”二字的铭文砖
此次发掘还有一个重要发现,就是在一块砖上发现有“石头”两字。过去,学术界对六朝石头城在南京的位置有多种说法。比如,有学者认为在草场门一带,有人认为在汉中门一带,甚至于还有人认为在八字山一带。“去年的考古发掘恰巧发现了模印‘石头’两字的东晋晚期的砖,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们考古发现的这座城址就是历史上真正的石头城。”贺云翱说。
根据已有的考古资料,考古工作者推断,南京六朝石头城城址确实位于清凉山、国防园区域范围内,并且在此范围内的地下仍应保存着体量巨大的城垣遗迹。目前发现的城垣遗迹主体为利用自然山体、采用局部夯筑、并在墙体外部包以砖墙的结构。根据石头城北垣探沟出土的纪年砖,再结合其他出土遗物,可推断墙体包砖墙均为东晋至南朝时期的遗迹。除此之外,此次发掘中还发现了有晚于六朝并对城墙墙体作修补夯筑的遗迹,证明六朝石头城在隋唐时代仍有被修补使用,这与隋代石头城曾为蒋州州治及唐初为扬州大都督府所在提供了重要依据。
现发现和保存的石头城遗址是南京市主城区目前唯一一处保存于地表之上的六朝都城及隋代蒋州城、唐朝扬州大都督府城市建筑遗址,对认识六朝都城史和南京城市发展史以及南京地区的长江江岸变迁史等具有重要意义。
江苏省文物局组织多名专家学者对本次考古工作进行了论证,专家们一致认为,此次考古发现是历年来石头城考古中取得的最重要的一次发现,城门的门道、夯土城垣及包砖墙、角楼等要素基本清楚,同时出土的模印“石头”“官”等铭文的城砖标本及瓦当等,对了解孙吴至隋唐时期石头城的性质、文化面貌和历史沿革等具有重要意义。城门和角楼的发现,对认识六朝都城城墙、城门建筑的结构和布局特征等提供了崭新资料。同时,也为石头城遗址保护及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此外,专家们也表达了对城门分期及内外道路延伸情况,以及角楼建筑布局特征等问题的关注,并对遗址下一步考古工作的开展和保护工作提出了建议。(记者:杨逸尘)
(图文转自:国家文物局网站)
责编:荼荼

以上就是62教育整理的王安石父亲墓在南京发现,考古挖到一半发生了什么事情?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62教育。更多相关文章关注62教育网:www.380862.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王安石父亲墓在南京发现,考古挖到一半发生了什么事情?”相关推荐